本市场迎来重磅部署。
在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上,新一届政府首次专门听取了本市场运行情况相关汇报,并做出明确部署。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充分体现了维护本市场稳定对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意义。
国常会所做本市场部署可以细分为四点:第一,通过投融动态平衡、加大中长期金入市力度等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第二,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第三,加强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第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的协调配合。
综合记者调研与业内人士分析,其中第三点严查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来提升最为明显。仅2023年,证监会系统即审结案件350余件,处罚责任主体千余人()次,罚没款金额60余亿元。
欺诈发行、操纵市场、严重内幕交易、财务造假、违规信披、违规占用、担保等均为监管严查方向。惩罚对象上,上市公司“首恶”是重中重,行政、民事、刑事追责组团而至,罚到“首恶”“人财两空”。“帮凶”中介机构也是监管严查重点。倒逼中介机构敦促上市公司合规守法,成为监管“长牙带刺”、整治本市场乱象的新方向。
与此同时,国常会提到的投融动态平衡,稳市场、稳信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亦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所在。如何找到有效措施,真正实现“平衡”、“企稳”和“一致性”,值得重点探讨。
投融动态平衡关键在于让中长期金“愿意来”
国常会提到,要进一步健全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价值,加大中长期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具体来看,要把促进投融动态平衡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行动,优化完善分红、回购、股东增持等制度机制,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源泉。大力推进投端改革,加大力度引导中长期金入市。
真正实现投融动态平衡,无疑需要从融和投两端入手。
首先,从投端来看,尽管自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明确表示阶段性收紧IPO上市节奏后,企业上市速度明显放缓,但2023年沪深北交易所仍有上市新股313只,融额高达3564亿元人民币,领跑全球;与相对,退市企业仅有46;与此同时,下半年每月定增再融规模均超过了当月IPO募规模。
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赵伟建议,在市场情绪相对低迷阶段,适当平衡上市与退市企业数量,保证上市企业数量基本稳定、融与再融需求对市场的冲击可控。
“短期看,通过非常规手段进行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是稳定信心必要的手段。”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如此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要想夯实信心基础、使本市场行稳致远,关键还是坚守“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9字方针,一是要始终沿着市场化方向去发展本市场,不要倒退;二是要坚持法治化,健全法治保障,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三是要着力于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让我国本市场高质量完成以融市场为主到投融动态平衡市场的转变,真正让投者安心、放心、去投本市场。
其次,从投端来看,吸引中长期金入市是关键。中长期金入市,又分为“需要来”和“愿意来”两种情况,前者可以解燃眉急,后者方为长久计。
如何让中长期金“愿意来”?
在田轩看来,核心在于为中长期金入市营造愿意来、愿意留下的市场环境;要聚焦预期,而稳预期的关键在于优化制度供给,引育并重。从“引”的角度看,应以市场化、法治化为支柱,持续构建“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从“育”的角度说,着眼于制度供给的优化,为中长期金提供能够扎根发芽生长的土壤。
赵伟认为,一方面,需要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另一方面,由于中长期金通常有稳健保值增值的要求,引导中长期金入市,也需要考虑到权益类产短期波动较大的特点。
比如,优化考核机制,鼓励和引导年金为代表的中长期金考核周期拉长至3年,采用滚动收益率考核。如此更有利于中长期金投框架和交易行为的稳健性,同时有利于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证监会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介绍,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本市场投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统筹解决本市场中长期金供给不足等问题的行动纲要。总的思路是,以加大中长期金引入力度为重点,以优化本市场投生态为基础,以建设一流投机构为抓手,全面推进本市场投端改革,着力提高投者长期回报,促进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投端存在一大特殊国情:散户投者占比高。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本市场散户约占投者总数的95%,交易量也达到总交易量的80%以上。
众所周知,相较于专业机构投者,散户投者更易被“带情绪”“割韭菜”,对此可以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田轩建议,从短期看,应该呵护好本市场的主力,加强中小投者保护。一方面,完善我国的集体诉讼制度,降低中小投者参与集体诉讼的条件和成本。另一方面,在本市场设立举报人制度,针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等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鼓励本市场内部人举报。
从长期看,应该着眼于提升投标的的质量,以法治化为核心,敬畏和尊重市场在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强化公司内外部治理,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不过,近年来,我国散户投者持仓占比已经形成下降态势。根据赵伟介绍,2017到2021年初的大市值行情,个人投者多转向投于公募基金、间接投于A股。
赵伟建议散户投者理性入场,长期来看借助专业投机构间接入市,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打理,符合其他本市场过去数十年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稳市场先要稳住经济预期
“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同样是国常会关于本市场部署的重点一。
实际上,自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活跃本市场,提振投者信心”以来,证监会已经从投端、融端、交易端、改革端等各方面推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包括先后推出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节奏、调整融融券业务保证金比例、从严规范股份减持、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和股东增持机制等重要举措。
特别是有关部门出台减半征收印花税、实施国有保险机构长周期考核、调降保险金权益投风险因子等关键性措施,力度大近年来罕见。
然而,当前A股依旧反复磨底,市场亟待企稳、信心急需提振。
怎样才能稳得住?
在赵伟看来,当经济预期稳住,市场预期自然就会稳住。而经济预期的企稳,需要加大稳增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好“火头”带动作用,以更明确的维稳信号(如更大量级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等)、更有力的“逆周期”调控力度(如推动一揽子产业扶持政策等),为非金融部门的“休养生息”,提供持续稳定的需求支撑和信心支持。
田轩建议短期采取具有弹性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如加快推出万亿级的平准基金,短期内平抑非理性剧烈波动、稳定市场;长期聚焦于本市场内功的修炼:以全面推行注册制为引领加快推动本市场生态系统的重塑,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避免宏观政策分解误读
本次国常会有关本市场部署,与过去存在较大差异的一点在于,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会议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的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相关专看来,这体现了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本市场运行是基本面、政策面、金面、情绪面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镜像反映。
看待本市场问题,要坚持系统性思维,跳出本市场看本市场。促进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宏观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协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本市场发展宏观环境。
如何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赵伟认为,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对于市场广泛关注的信息,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或政策指导文件等形式,给予公开回应,提振信心。
田轩则做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他提到,实践中,应注意避免宏观政策分解谬误,降低不确定性对于市场的冲击。
对此,首先在宏观政策制定阶段,通过建立完善制定者与相关各方的沟通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政策曲解的发生。
其次,关注市场主体,重视市场信息,建立政府和企业间长效政策协商反馈机制,提高政策可预见性。
再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优势,构建高频次、多行业的宏观经济运行监控系统,提高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和全局性。
与此同时,重视本市场参与者在传递政策信息中的重要价值。
此外,加强高校等独立第三方智库建设,提高政策的公共能见度、共识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