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美联储12月例会中的政策转向大超市场预期,因为宏观经济的边际变化似乎难以支撑这一转向。联储转向符合预期,不应将“衰退恐慌”视作美联储降息的必要条件,也不应将“再通胀”风险视作能否降息的硬约束。短期而言,美联储降息的迫切性虽然不高,但阻力也不大,更需关注降息后的再通胀风险对降息节奏和空间的约束。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被颠倒的逻辑关系:软着陆、再通胀与“二次加息”风险
博弈降息是2023年11月初以来海外交易的主线,因为经济基本面状况、财政再融和美联储政策立场这三大因素都出现了转变:(1)制造业PMI转弱,4季度GDP增速放缓;(2)财政部4季度再融例会下修了Q4融规模,下调了长期国债的净发行规模;(3)美联储“转鸽”,12月例会确认讨论降息问题,并扩大了2024年降息空间。
期货市场定价的降息次数与美联储经济预测摘要或一级交易商等存在偏差,短期存在纠偏风险。1月5日衍生品市场隐含的信息是,2024年底FFR或下降至3.8%。这隐含了6次降息,首次降息的时点提前至2024年3月(概率62%)。相比12月经济预测摘要,期货市场多计价了3次降息,相比一级交易商或市场参与者调查多计价了1-2次降息。
12月FOMC会议纪要确认,“政策利率可能处于或接近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其背景是通胀向上和经济向下的风险更趋于平衡。美联储在预期指引上采取了“战略性模糊”策略:一方面开始讨论降息问题;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进一步收紧政策的可能性(并不一定是加息)。最终,降息预期是否会兑现,关键还是通胀的走势。
市场担心的一个“尾部风险”是:如果美国经济“软着陆”,2024年的再通胀风险或再次超预期,进而推动美联储再次加息和本市场“股债双杀”。严格意义上说,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在加息周期尾声和暂停加息一段时间(超过1个季度)后,仅出现过一次“二次加息”的案例。2024年不是另一个2023年。
经验上,经济软着陆背景下的再通胀风险往往出现在美联储降息后,而非前。换言,因担心再通胀而认为美联储不具备降息的条件,可能颠倒了因果关系。时间(或现象)发生的具体的时间线是:去通胀-美联储降息-经济复苏(软着陆)-再通胀-美联储二次加息。所以,再通胀风险影响的是降息的空间,而非是否会降息。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联储再次转“鹰”;金融条件加速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