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公布了截至2027年3月(2026财年)的中期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日产汽车在未来两年内将推出30款全新车型。其中,16款为电动汽车,14款为更新换代的燃油车型,将在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成本平价。
计划显示:日产汽车推出的这30款车型中,有8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将在中国市场上投放,并力争到2026年时,旗下电动汽车年销量能在中国市场增加20万辆。
据有关媒体报道:日产此举是为了重新夺回家用车市场的地位。可以看出,日产这一目标的雄心壮志,但道路却是曲折的。
数据显示:日产在华连续三年销量均呈下滑趋势。2021年,日产在华销量累加达到138.15万辆,同比下降5.2%;2022年,日产在华销量减少至104.5万辆,同比下滑22.1%;到了2023年,日产在华百万销量大关失守,降至79.3万辆,同比下跌24%。三年间,日产迅速下跌58.85万辆。
目前,日产在华销售的车型包括轩逸、逍客、天籁、奇骏、劲客、蓝鸟、楼兰等。其中,轩逸单月销量销量贡献占比超五成,在日产众多车型中是挑大梁的存在。尽管日产在燃油车领域还有奇骏和天籁等热销车型,但仍无法提振日产在中国的总体销量。
能看到的是,日产产品线在中国的销量结构过于集中。与其他品牌相比,日产的销量几乎依赖于轩逸一款车型。
最近几年,国内汽车电动化风生水起,燃油车型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放眼望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比亚迪、特斯拉、造车新势力打得不可开交,而一向名声在外的合资车企却突然哑火。
事实上,日产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此前,日产被爆出将与东风汽车共同合作造纯电动车,使用东风汽车的“量子智能电动架构”中的S纯电平台进行研发和生产工作;且与本田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就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全面合作;本月,还在官网宣布公司多项高层任命。日产动作频繁的背后,揭露了想要转型电动化的决心。
至于这些新车是否能取得预期,还要看市场的反馈。
纵观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在电动化方面都没有优势,销量表现也不能算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合资品牌的电车产品缺乏青睐度。
面对自主强合资弱的现实状况,日产后继车型乏力的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
日产首款纯电动车——艾睿雅,就是最好的证明。由于这款车姗姗来迟,面对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同级竞品,艾睿雅竞争力较弱难与之抗衡。甚至,艾睿雅的车身尺寸、续航表现、内饰和智能化只能算中规中矩,无论是配置还是核心的三电技术都缺乏鲜明的卖点。再加上,艾睿雅在上市时仍端有合资品牌的架子,略高的价格让消费者很难看到性价比。而这,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很难打动消费者的心。
至于其他插混车型,启辰VX6、启辰大VDD-超混动、超混电驱奇骏、超混电驱轩逸、轩逸•电驱版e-POWER的市场表现也差强人意,市场存在感还较低。
上述这些现实及潜在困难,需要日产着力去应对。
写在最后
尽管日产开始加速电动化转型速度,但就当下来说,日产在新能源领域尚未有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未来,日产仍需要做出更大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保证自己不会掉队。相比在全球推出30款新车,日产首先要做的是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宁缺毋滥。